神经纤维瘤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普外科疾病护理常规1 [复制链接]

1#

气胸护理

胸膜腔内积气称为气胸。分闭合性、开放性、张力性气胸三类。临床表现为胸闷、呼吸困难、发绀、气管及心脏向健侧移位、伤侧呼吸音弱等,张力性气胸常有休克、重度呼吸困难、发绀、颈部皮下及纵隔气肿明显。

根据气胸的性质,一般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和张力性气胸三类。在胸部损伤中气胸的发生率仅次于肋骨骨折。

1.闭合性气胸空气通过胸壁或肺的伤道进入胸膜腔后,伤道立即闭合气体不再进入胸膜腔,胸腔内负压被抵消,但胸膜腔内压仍大于大气压,使患侧肺部分萎陷、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少,影响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2.开放性气胸患侧胸膜腔与大气直接想通后负压消失,胸膜腔内压几乎等于大气压,伤侧肺被压缩而萎陷致呼吸功能障碍。

3.张力性气胸胸壁裂口与胸膜腔相通,且形成活瓣,气体随每次呼吸气时从裂口进入胸腔,而呼吸时活瓣关闭,气体只能入不能出,致使胸膜腔内积气不断增多,压力不断升高,导致胸膜腔内压力高于大气压,又称为高压性气胸。

1.闭合性气胸

(1)症状:胸闷、胸痛、气促和呼吸困难,其程度随胸膜腔积气量和肺萎陷程度而不同。

(2)体征:可见气管向健侧移位,患侧胸部饱满,叩诊呈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甚至消失。

2.开放性气胸

(1)症状:表现为气促、明显呼吸困难、鼻翼扇动、口唇发绀,重者伴有休克症状。

(2)体征:可见患侧胸壁的伤道,呼吸时可闻及空气进出胸腔伤口的吸吮样音。

3.张力性气胸

(1)症状:病人表现为严重或极度呼吸困难、发绀、烦躁、意识障碍、大汗淋漓、昏迷、休克,甚至窒息。

(2)体征:气管明显向健侧偏移,颈静脉怒张,肋间隙增宽,呼吸幅度减低,皮下气肿明显。

1.影像学检查主要为胸部X线检查。

2.诊断性穿刺胸腔穿刺既能明确有无气胸的存在,又能抽出气体减轻胸膜腔内压,缓解症状。张力性气胸者有高血压气体向外冲出、外推针筒芯,抽气后减缓但很快加剧,如此反复。

以抢救生命为首要原则。处理包括封闭胸壁开放性伤口,通过胸膜腔闭式引流排除胸腔内积气和防治感染。

1.胸膜腔闭式引流目的:(1)引流胸腔内积气、积血和积液;(2)重建负压,保持纵隔的正常位置;(3)促进肺膨胀。

(1)适应症:外伤性或自发性气胸、血胸、脓胸或心胸外科手术后引流。

(2)置管和置管位置:通常在手术室置管,紧急情况下可在急诊室或病人床旁进行。可根据体征和胸部X线检查结果决定置管位置。

1)积气:由于积气多向上聚集,宜在前胸膜腔上部引流,因此常选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管引流。

2)低位积液:一般与腋中线和腋后线之间第6~8肋间插管引流。

3)脓胸:常选择脓液积聚的最低位置置管。

1、气胸的病因。

2、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疼痛的位置、性质及程度。

(3)呼吸困难程度。

(4)胸廓移动度。

(5)气管的位置。

(6)营养状况。

3、对气胸的认识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自理能力。

1、按胸部外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2、术前护理

(1)定时监测病人生命体征的变化,若出现血压下降、呼吸困难,脉搏细弱等休克症状,立即协助医生进行抢救。

(2)有明显呼吸困难者,协助其半卧位,给予低流量氧气吸人,必要时进行排气治疗。

(3)胸腔内气体量较少,无明显呼吸困难者,嘱其卧床休息,限制活动量。

(4)剧烈干咳者,及时给予镇咳药物。

(5)胸部疼痛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6)体温升高、寒战、胸痛加剧、血白细胞升高,有并发胸膜炎或脓胸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留取痰液进行细菌培养,给予抗感染治疗及降温处理。

(7)鼓励病人多食蔬菜、水果及含粗纤维的事物,以免因大便干燥,用力排便而造成胸膜腔内压升高。

3、术后护理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要点,清醒后半卧位。

(2)给予持续或间断低流量氧气吸人。

(3)定时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保持呼吸道通畅,带有气管插管时随时吸痰,了解双肺呼吸音状况,协助病人咳嗽、咳痰、痰液黏稠时定时给予雾化吸人。

(5)保持胸腔引流通畅(按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要点)。

(6)根据病情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7)早期活动,有利于肺膨胀。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气胸的知识,使其了解发病的诱因,判断气胸的类型、症状及预防措施。

2、根据病人及家属的理解能力,教会其自救的方法。

3、不要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

4、保持良好心态,促进康复。

血胸护理

血胸是指胸部损伤导致的胸膜腔积血。血胸可与气胸同时存在,称为血气胸。

多数因胸部损伤所致。肋骨段端或利器损伤胸部均可能刺破肺、心脏、血管而导致胸膜腔积血。大量持续出血所导致的胸膜腔积血称为进行性血胸。

随损伤部位、程度和范围而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变化。肺裂伤出血时,常因循环压力低,出血量少而缓慢,多能自行停止。

随着胸膜腔内血液积聚和压力的增高,使伤侧肺受压萎陷,纵隔被推向健侧,致健侧肺也受压,从而阻碍腔静脉血回流,严重影响呼吸和循环。

与出血速度和出血量有关。

小量血胸(成人在0.5L以下)症状不明显。

中量(0.5~1.0L)和大量(1.0L以上)血胸特别是急性出血时,可出现:

(1)低血容量性休克

(2)伴有胸腔积液表现3.感染症状血胸病人多可并发感染,表现为高热、寒战、出汗和疲乏。

1.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显示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下降。继发感染者,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2.影响学检查

(1)胸部X线检查:小量血胸者,胸部X线检查仅显示肋隔角消失。大量血胸时,显示胸膜腔有大片阴影,纵隔移向健侧;合并气胸者可见液平面。

(2)胸部B型超声检查:可明确胸部积液位置和量。

包括非手术和手术处理。

1.组织灌注量改变与失血引起的血容量不足有关。

2.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受压有关。

3.潜在并发症:感染。

1、血胸的病因。

2、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及有无出血性休克的征象。

(2)有无外伤史,有无胸腔其他疾患。

(3)出血是否压迫肺组织,病人有无缺氧、纵隔移位等临床症状。

(4)有无发热等胸腔感染症状。

3、对血胸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自理能力。

1、按胸部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术前护理

(1)定时监测病人神志、血压、心率、脉搏、呼吸频率及幅度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做好随时抢救的准备。

(2)开放静脉通道,配血,了解血红蛋白检查结果,必要时遵医嘱给予输血。

(3)进行性出血的病人,遵医嘱做好开胸止血的准备。

3、术后护理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要点,清醒后半卧位。

(2)定时监测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给予低流量氧气。

(4)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

(5)血胸合并感染的病人;定时监测体温的变化,高热、寒战时及时给予降温处理。

(6)遵医嘱静脉补液,给予抗生素,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7)鼓励病人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1、戒烟、戒酒,尽量少出入公共场所。

2、血胸合并感染的病人继续观察体温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就诊。

3、合理搭配饮食,以防大便干燥。

4、保持良好心态,促进康复。

脓胸护理

脓胸是指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膜腔内的化脓性感染。

根据感染波及的范围,脓胸可分为局限性脓胸和全脓胸;按引起感染的致病菌则可分为化脓性、结核性和特异病原性脓胸;按病程可分为急性脓胸和慢性脓胸。

1.急性脓胸多为继发性感染,常见的致病菌为金*色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真菌等。

2.慢性脓胸主要原因为

(1)急性脓胸未及时治疗。

(2)急性脓胸处理不当,如引流太迟、引流管拔除过早、引流管过细、引流位置不当等致排脓不畅。

(3)脓腔内有异物存留,如弹片等,使感染难以控制。

(4)合并支气管或食管瘘而为及时处理。

(5)与胸膜腔比邻的慢性病灶,如膈下脓肿、肝脓肿、肋骨骨髓炎等感染的反复传入。

(6)有特殊病原菌存在,如结核菌、放线菌等慢性炎症,导致纤维层增厚、肺膨胀不全,使脓腔长期不愈。

感染侵犯胸膜后,引起大量炎性胸水渗出。早期渗出液稀薄,呈浆液性.

1.急性脓胸

(1)症状:常有高热、脉速、胸痛、食欲减退、呼吸急促、全身乏力、积脓较多者尚有胸闷、咳嗽、咳痰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发绀和休克。

(2)体征:患侧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饱满。患侧语颤音减弱。叩诊呈浊音,脓气胸者上胸部叩诊呈鼓音,下胸部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2.慢性脓胸

(1)症状:常有长期低热、食欲减退、消瘦、营养不良等慢性全身中*症状;有时尚有气促、咳嗽、咳脓痰等症状。

(2)体征:可见胸廓内陷,呼吸运动减弱,肋间隙变窄;支气管及纵隔偏向患侧;听诊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可有杵状指;严重者有脊椎侧凸。

1.实验室检查急性期病人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慢性期病人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和血清蛋白水平降低。

2.胸膜腔穿刺可抽得脓液。

3.胸部X线检查急性期可显示胸腔积液;慢性期示胸壁及肺表面均有增厚层阴影或钙化,也可见气液平面或支气管移向患侧。

1.急性脓胸

(1)消除病因,如食管吻合口瘘等。

(2)尽早排净脓液,使肺早日复张。

(3)控制感染:根据致病微生物对药物的敏感性,选用有效抗菌药,控制全身和胸膜腔内感染。

(4)全身支持治疗,如补充营养和维生素、注意水和电解质的平衡、纠正贫血等。

2.慢性脓胸

(1)非手术治疗

1)改善病人全身情况,消除中*症状和纠正营养不良。

2)积极治疗病因,消灭脓腔。

3)尽量使受压的肺复张,恢复肺的功能。

(2)手术治疗

1)胸膜纤维板剥除术。

2)胸廓成形术。

3)胸膜肺切除术。

4)引流手术。

1、胸膜腔积脓的病因。

2、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有无发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3)有无呼吸运动受限,患侧呼吸音减弱,体位性咳嗽。

(4)纵隔向健侧移位的程度。

(5)营养状况。

3、对脓胸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4、自理能力。

1、按胸部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术前护理

(1)重症病人定时监测生命体征及病情的变化,若出现胸闷、气促、脉搏加快、口唇青紫等症状,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2—4L/min。

(2)痰液较多,咳脓痰者,定时给予雾化吸人,并协助排痰。

(3)高热者遵医嘱抗感染治疗,并及时给予物理降温,鼓励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

(4)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遵医嘱少量多次输血或给予静脉高营养。

(5)讲解术后卧位的重要性及胸带加压包扎的意义。

(6)讲解患侧上肢锻炼的重要性。

(7)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常规准备。

3、术后护理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常规,清醒后半卧位,床头抬高45°。

(2)定时监测血压、心率、脉搏、呼吸及体温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保持引流通畅。

(4)胸膜剥脱术后的病人因渗出较多,观察生命体征及引流液量、颜色及性状的变化,若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尿量减少、烦躁不安,引流量3~5小时内,每小时大于—ml,并呈鲜红色,提示有广泛渗血,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给予止血药物及快速输血,必要时做好再次开胸的准备。

(5)胸廓成形术后的病人,胸带需加压包扎,头偏向患侧,防止脊柱侧弯。

(6)根据疼痛程度,给予镇痛及镇静药物.

(7)保留尿管的病人,待病情稳定后每2小时开放一次,注意尿量,尿色的变化,并做好会阴部的清洁。

1、嘱戒烟戒酒,注意预防感冒。

2、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的摄人。

3、逐渐加大患侧上肢的活动量,加快肺功能的恢复。

4、保持良好心态,促进康复。

纵隔肿瘤护理

纵隔肿瘤按来源分为神经纤维瘤、畸胎瘤和胸腺瘤。良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恶性肿瘤可表现消瘦、贫血、胸闷、疼痛、恶病质等。胸腺瘤常并发重症肌无力。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循环、呼吸系统情况。

(3)有无胸骨后闷胀、疼痛、咳嗽、气短、心悸等。

(4)营养状况。

2、对纵隔肿瘤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自理能力。

1、按胸部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术前护理

(1)观察病人有无胸骨后闷胀、胸痛、咳嗽、气短、心悸等症状,遵医嘱给予对症处理。

(2)针对病人异常心态,及时给予疏导,使其建立治疗信心。

(3)鼓励病人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必要时给予营养支持。

(4)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常规准备。

3、术后护理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常规,清醒后半卧位,床头抬高45°。

(2)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

(3)定时监测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4)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呼吸的频率,听诊双侧呼吸音,术后一日拍床旁胸片。

(5)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咳痰无力的病人协助咳痰,鼓励其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

(6)保持纵隔引流通畅,观察引流量、颜色及性状,准确记录24小时引流量。

(7)维持体液平衡,遵医嘱静脉补液,注意电解质、酸碱平衡,记录24小时出入量.

(8)遵医嘱持续镇痛泵止痛或注射镇痛药物。

(9)鼓励病人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10)鼓励并协助病人早期下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1、合理搭配饮食,少量多餐,保证营养的摄入。

2、遵医嘱及病情,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

3、保持良好心态,促进康复。

肺癌护理

肺癌原发于支气管黏膜及其腺体的上皮细胞,也称支气管肺癌。临床表现为干咳、痰中带血、胸痛,晚期可导致大咯血,根据侵犯部位而出现不同症状。

肺癌的病因尚不明确,现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长期大量吸烟

2.某些化学物质,放射性物质

3.人体内在因素

4.其他

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上皮,可向支气管腔内或和邻近的肺组织生长,并可通过血液,淋巴或支气管转移扩散。

1.分类

(1)鳞癌(2)小细胞癌(3)腺癌(4)大细胞癌

2.转移途径:

(1)直接扩散(2)淋巴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途径(3)血性转移

1,早期(1)刺激性咳嗽(2)血性痰(3)部分病人,由于肿瘤造成较大的支气管不同程度的阻塞,可出现胸闷,啸鸣,气促,发热和胸疼等症状。

2,晚期除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乏力等全省症状外,可出现癌肿压迫,侵犯邻近组织,器官或发生远处转移时的征象。

1.胸部X线和CT检查

2.痰细胞学检查

3.支气管镜检查

4.其他如纵隔镜,放射性核素扫描等

综合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射,化疗,中医中药以及免疫治疗等方法

1.术前评估

(1)健康史及相关因素

(2)身体状况

(3)心理和社会支持状况

2.术后评估术后有无大出血,感染,肺不张,支气管胸膜瘘,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1.气体交换受损:与肺组织病变,手术,麻醉等因素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消耗,手术创伤等有关。

3.焦虑与恐惧:与担心手术,疼痛,疾病的预后等因素有关。

4.潜在并发症:出血,感染,肺不张,心律失常,哮喘,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

1.病人恢复正常的气体交换功能。

2.病人营养状况改善。

3.病人自诉焦虑,恐惧减轻或消失。

4.病人的并发症得到及时发现,控制或未发生并发症。

1、按胸部外科病人一般护理要点。

2、术前护理

(1)改善肺功能

1)戒烟(最好戒烟两周以上)。

2)观察咳嗽、咳痰情况,教会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咳痰及腹式呼吸的方法。

3)鼓励病人摄人足够的水分,湿化痰液。

4)肺部感染者,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物或给予雾化吸人等。

5)保持口腔卫生,遵医嘱治疗口腔合并症。

6)呼吸困难者及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人。

7)胸部疼痛者,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2)改善病人营养状况,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必要时遵医嘱静脉输入白蛋白、血浆等。

(3)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准备。

3、术后护理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常规,清醒后半卧位,以病人舒适为宜。

(2)定时监测病人血压、心率、脉搏、呼吸的变化,若发现血压下降、脉搏增快、呼吸困难等,立即通知医生。

(3)保持呼吸道通畅,带有气管插管时随时吸痰;拔管后指导并协助咳嗽、咳痰;痰液黏稠时给予雾化吸人稀释痰液;若已影响肺功能,可行气管镜吸痰或气管切开。

(4)定时监测血氧饱和度及血气分析,并根据结果随时调节给氧方式及浓度。

(5)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

(6)维持体液平衡,肺叶或全肺切除者,输液速度宜慢,不超过40滴/分(老、幼者遵医嘱)。限制钠盐的输入,准确记录出入量,防止肺水肿的发生。

(7)做好术后胸腔内出血,肺部感染及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8)全肺切除病人观察气管位置,术后2—3天内持续低流量氧气吸人。若出现皮下气肿,观察其范围及对气管位置的影响,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切开排气。

(9)鼓励病人术后1—2天床上活动,2天后可下床活动;并根据病人恢复状况逐渐增加活动量。

(10)术后需化疗或放疗的病人,讲解注意事项。

1.病人呼吸功能是否改善,有无气促、发绀等缺氧征象。

2.病人营养状况是否改善。

3.病人焦虑是否减轻。

4.病人有无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肺不张、心率失常、哮喘发作、支气管胸膜瘘、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的发生。

1、戒烟。

2、全肺切除的病人注意保暖,预防感冒,减少疲劳,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

3、继续进行促进肺功能恢复的锻炼。

4、右全肺切除的病人,一次不能吃的过饱,宜少量多餐。

5、术后进行化疗或放疗的病人,合理搭配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

6、保持良好心态,促进康复。

食管癌护理

食管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肿瘤,长自食管粘膜,多数为鳞状上皮细胞癌。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天咽困难,反流误吸入气管则并发肺炎,梗阻严重者呼气时有恶臭味,食欲降低、消瘦。

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化学物质如长期进食亚硝胺含量较高的食物。

2,生物因素如真菌,某些真菌能促进亚硝胺及其前体行成。

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如钼,铁,锌,氟,硒等

4,缺乏维生素如维生素A,B2,C.

5,嗜好烟酒,过烫,和过硬的饮食,口腔不洁,炎症或创伤等慢性刺激。

6,遗传易感因素。

以胸中段食管癌较多见,下段次之,上端较少:大多为鳞癌。贲门部腺癌可向上延伸累及食管下段。

1.分型按病理形态,食管癌可分为四型:

(1)髓质型(2)溃疡型(3)缩窄型(4)蕈伞型

2.转移途径主要通过淋巴转移,血性转移比较晚。

(1)直接扩散(2)淋巴转移(3)血性转移

1.早期常无明显症状,在吞咽粗硬食物时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包括哽咽感。

2.中晚期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典型症状,先是难咽下干硬食物,继而只能进半流质食,流质,最后滴水难进。

1.影像学检查

(1)食管吞钡x线双重对比造影检查。

(2)CT,超声内镜检查等可用于判断食管癌的侵润层次,向外扩展深度以及有无纵隔,淋巴结或腹内脏器转移。

2.脱落细胞学检查

3.纤维食管镜检查

以手术为主,辅以放射,化学药物等综合治疗。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

(2)疼痛部位及性质。

(3)吞咽困难程度。

(4)营养状况,有无体重下降、贫血、脱水。

2、对食管癌的认知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

3、自理能力

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进食量减少或不能进食,消耗增加有关。

2.体液不足:与吞咽困难,水分摄入不足有关。

3.焦虑:与对癌症的恐惧和担心疾病预后等有关。

4.潜在并发症:肺不张,肺炎,吻合口瘘,出血,乳糜胸。

1.病人的营养状况改善。

2.病人的水电解质维持平衡。

3.病人自诉焦虑减轻,表现为情绪稳定。

4.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控制和发现。

1、按胸部外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术前护理

(1)评估营养、水及电解质状况,对已有胃造瘘或空肠造瘘管的病人,了解营养食物的配制及灌注方法。

(2)鼓励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进食困难者根据病情给予静脉营养支持,并准确记录出入量。

(3)合并慢性口腔疾患者,及时给予治疗,保持口腔清洁及卫生。

(4)有吸烟或饮酒嗜好者,劝其戒烟、戒酒,并讲明重要性。

(5)指导并教会病人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及腹式呼吸的方法。合并呼吸道感染者,协助留取痰液进行培养及药敏试验。定时给予雾化吸人,必要时进行体位引流。

(6)肠道准备

1)食管癌可导致不同程度的梗阻和炎症,术前l周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

2)术前3天开始进流食,术前l天禁食,静脉补充营

3)对进食后滞留或进食后反流者,术前3—4天用温盐水清洁食管,以减轻水肿。睡眠时注意体位,预防吸人性肺炎的发生。

4)结肠代食管手术的病人,术前3—5天口服肠道抗生素及维生素K;术前2天进无渣流食;术前l天晚清洁灌肠或全肠道灌洗。

5)术日晨留置胃管,梗阻部位不能进入时,可暂置于梗阻上端,待术中直视下再置于胃中。

(7)向病人讲解术后留置胃管、胸腔引流管的意义及重要性。

(8)向病人讲解术后禁食的目的及进食原则。

(9)遵医嘱及手术要求,做好术前常规准备。

3、术后护理

(1)按全身麻醉病人护理要点,完全清醒后抬高床头45°。

(2)持续心电监测,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节律、速率的变化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每小时记录一次。

(3)持续低流量吸氧,鼓励病人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促进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保持口腔卫生。

(4)妥善固定胃管,持续低负压吸引,定时冲洗保持通畅,观察胃液量、颜色及性状。大量胃液吸出时注意了解电解质的变化。

(5)留置十二指肠营养管的病人,遵医嘱注入药物或营养液。

(6)保持胸腔闭式引流通畅,若持续3小时引流液每小时超过ml,同时伴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及时通知医生。

(7)胃肠功能恢复,拔除胃管后,定量给病人喂糖水、米汤或牛奶,进食后观察病人有无体温升高、胸闷、心慌等不良反应。若发现吻合口瘘,应立即停止进食,遵医嘱给予静脉高营养及抗感染治疗。

(8)引流管内若出现浑浊或咖啡色引流液时,观察有无食管瘘或胸腔感染;若引流管内出现大量的血清样液体,应考虑有无乳糜胸,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9)做好肠道外营养的护理,了解病人有无低钠、低氯、低钾的症状,观察有无电解质紊乱的征象。

(10)留置尿管的病人,每2小时开放一次,准确记录尿量。

(11)卧床期间指导病人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鼓励尽早下床活动,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

1.病人的营养状况是否改善,体重是否增加。

2.病人的水电解质是否维持平衡,尿量是否正常,有无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的表现。

3.病人的焦虑是否减轻或缓解,睡眠是否充足,能否配合治疗和护理。

4.病人有无并发症发生及是否得到及时处理。

1、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进软且易消化的食物,以少量多餐为宜;进食不可过快;避免进刺激性的食物和含有碳酸的饮料;进食后不应立即平卧,以防反流或引起吸人性肺炎。

3、保持健康心态,促进康复。

4、若出现进食后发噎症状及时就诊。

乳房癌病人护理

乳房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呈上升趋势。

乳房癌的病因尚不清楚。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5.乳房癌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有乳房癌病人者,发病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

6.内分泌因素:月经初潮早于12岁、绝经期迟于50岁。40岁以上未孕或初次足月产迟于35岁。

7.部分乳房良性疾病。

8.营养过剩、肥胖、高脂饮食可增加发病机会。

9.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

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属早期预后较好

2早期浸润性癌:仍属早期预后较好

3浸润性特殊癌:预后较好

4浸润性非特殊癌:此类癌是乳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70%—80%,一般分化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

1局部扩散:癌细胞沿导管或筋膜间隙蔓延,继而浸及cooper韧带和皮肤

2淋巴转移:转移部位与乳癌细胞原发部位有一定关系,原发癌灶位于乳头乳晕区及乳房外侧者约80%发生腋窝淋巴转移;位于乳房内侧者约70%发生胸骨旁淋巴结转移。癌细胞也可通过逆行途径转移到对侧腋窝或腹股沟淋巴结。

3血运转移:最常见的远处转移部位依次为肺骨骼和肝脏。

1乳房肿块乳癌多见于外上象限,早期病人多在无意中(洗澡更衣)发现。

①早期:表现是患侧乳房出现无痛性单发的小肿块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尚可推动。

2乳房外形改变:随着肿块体积增大,浸入周围组织可引起乳房外形改变,当癌肿浸及cooper韧带。使之收缩导致皮肤表面凹陷,称之为“酒窝症”。

1X线检查:乳房钼靶X线摄片可作为乳房癌的普查方法,是早期发现乳房癌的最有效方法

2B超:能清析显示乳房各层次软组织结构及肿块的形态和质地,能显示直径在0.5CM以上的乳房肿块.

3近红外线扫描

4热像图片

5乳头溢液涂片及活组织病理检查

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化学药物。放射内分泌生物等综合治疗措施。

1手术治疗为主要手段,是最根本的治疗方法。

乳腺癌改良切除术是最常见的手术方式。切除范围包括患侧乳腺组织,覆盖肿瘤表面皮肤,腋窝和锁骨下脂肪及淋巴组织。

2化学药物治疗:术后化疗可提高生存率,一般认为术后早期即可开始化疗。常用(环磷酰胺、氟尿嘧啶等)治疗期为6个月左右。

3内分泌治疗

4放射治疗:通常作为手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减少局部复发。

(一)术前护理①妊娠与哺乳病人,应立即终止妊娠或停止哺乳,因为激素作用活跃可加速乳腺癌生长②控制感染晚期乳腺癌病人术前注意保持病灶清洁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③皮肤准备如备皮④心理护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向病人家属耐心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通过成功者的现身说法帮助病人渡过心理调适期,使之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

(二)术后护理

1体位: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

2病情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休克发生,胸骨旁淋巴结清除的病人观察呼吸变化,注意有无气胸发生。

3加强伤口护理①观察患者上肢远端血运循环情况,若手指发麻皮肤发绀﹑皮温下降动脉搏动不能触及,提示腋窝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②绷带加压包扎一般维持7—10日,为使皮瓣紧贴胸壁,防止积液积气,包扎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手指能维持正常血运不影响病人呼吸为宜。

4维持有效引流:乳房癌根治术后,皮瓣下常规放置引流管并保持负压吸引,以便有效地吸出残腔内的积液、积血、并使皮肤紧贴胸壁、从而有利于皮瓣愈合,护理时应注意:1.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负压吸引的压力大小要适宜。2妥善固定引流管。3保持引流通畅。4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术后1-2日,每日引流血性液约50—ML以后颜色及量逐渐变淡,减少。5拔管:术后4-5日,每日引流液转为淡*色,量少于10—15ML,创面与皮肤紧贴,可考虑拔管。

5预防患侧上肢肿胀;护理;

(1,)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

(2)指导病人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肢下方垫枕抬高10℃~15℃,肘关节轻度屈曲,平卧位时曲肘90℃放于胸腹部,下床活动时用吊带托或用健侧手将患肢抬高于胸前,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落而影响愈合;避免患肢下垂过久。

(3)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曲,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

6指导病人作患侧肢体功能锻炼;

a术后3天内患侧上肢制动,避免上臂外展。

b术后2~3天开始手指主动和被动活动

c术后3~5天活动肘部。

d术后1周开始进行局部活动,手指爬墙运动,直至手指能高举过头,自行梳理头发,循序渐进。

1.病人焦虑、恐惧有否缓解,情绪是否稳定,病人及家属能否正确接受手术所致的乳房外形改变。

2.置引流管期间病人有否出现感染征象,创面是否愈合良好,患侧肢体是否出现肿胀,功能有否障碍。

3.病人是否掌握患肢功能锻炼的方法。

1.建立肿瘤咨询,不断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病人;

2.使妇女了解乳腺癌发病与生活方式、膳食结构失衡以及精神创伤等因素有关。自觉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增加适宜的体力活动,不断增进身心健康;

3.大力宣传乳腺癌可防可治,通过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妇女传授和指导乳腺自我检查的技能,35岁以上妇女应每隔1-3个月进行一次系统乳腺自查,每次在月经后进行。检查的方法是一看、二摸;

4.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拉过重物品;

5.术后不宜经患侧上肢测量血压、行静脉穿刺;

6.术后五年内避免妊娠;

7.必要时佩戴义乳。

精彩回顾

心肺复苏不按胸口按肚子?这不是乱来,是新技术!

汇总:45个护士岗位说明书,收藏吧!

蔷薇瀑布下传说中“医院”

患者入院都评估哪些单子?医院都有自己的规定?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危重、老年、小儿、肥胖等病人发生意外事件防范管理制度

病房药品安全管理制度

视频汇总:50项护理技术操作(果断收藏吧!)

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三部曲(一)

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三部曲(二)

护理应急预案及程序三部曲(三)

手术室应急预案汇总(21)

汇总:血液透析应急预案及流程(40个)

18项护理核心制度(上)

18项护理核心制度(下)

全员培训-院感知识应知应会汇总

护士长都在学习的院感知识,拿走不谢!

汇总:护士分层级岗位培训工作总结

干货!20项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制度

汇总: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74个)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